无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又刷新了一项技术纪录。近日,智加科技发布了最新的多目视觉立体感知方案——有效距离达到1英里(1600米)的立体视觉感知技术,可以精准判断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结合多融合方案将大幅度的提高系统安全性。这是目前全球无人驾驶领域已知的最领先的远距离AI视觉系统。
依据自动驾驶技术领军者Waymo公布的方案,其感知距离为300米,而现在智加科技将这一行业标准的有效感知距离提升了整整5倍有余。从300米到1600米这跨越性的一步智加科技是怎么来实现的,备受各方关注。
作为全球最早致力于高速无人驾驶重卡的技术公司之一,智加科技此次公布的有效感知距离为1600米的立体视觉感知系统,是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视觉解决模块及算法,构建了高精度的物体检测认知模型。这一系统成功突破了立体视觉在无人驾驶远距离上感知精度的限制,实现了1600米距离上对物体和车道的识别和更进一步的追踪。
据了解,智加科技这一行业领导性研发技术主要面临的技术难点是精准的物体距离判断、障碍物跟踪及运动速度的测量、弯道及坡度的处理等,而智加科技利用边缘深度学习、深度立体视觉、动态智能物体跟踪等最前沿的技术,最终实现了这一突破。
从300米到1600米有效距离的跨越,智加科技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指标——不仅要“看得清”,还要“看得懂”。这份“底气”来源于其核心技术点多目立体视觉系统。
与单目摄像头带来的视觉感知能力相比,智加科技的多目立体视觉系统实现了三维世界内的距离量测,并且在车辆的自我位置识别、移动车辆的类型、位置、速度以及车道线等要素的有效识别表现出了强悍的性能。说得形象一点,通过这一系统,智加科技的车载感知设备能同时识别1600米外的车辆的各种状态:是小轿车还是重卡,是行驶中还是停靠路边,是在当前车道还是相邻车道等。
智加科技首席架构师Tim Daly介绍:“1600米不只是数字意义上的突破,更应该包含着两个标准,一个是‘看得清’,这就需要更清晰的摄像头带来的物理感知能力和更强大的系统算法;还要‘看得懂’,也就是说依靠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带来对1600米远的环境精确理解,能够帮助系统得出结论,为安全驾驶带来重要的判断依据。”
立体视觉在有效距离上的突破,将从安全和降本节能层面对无人驾驶的场景落地有直接推动作用。调查显示,由驾驶员因素导致的车祸中,20%是由于驾驶员立体视觉感知不足造成的。无人驾驶系统立体视觉有效距离从300米到1600米的突破,无疑将显著推升系统的整体感知能力,进而保证驾驶过程中更强的安全性。而有效的安全距离带来足够的预判时间,让无人驾驶可以合理操作,减少急刹等燃油高消耗情况,降低经营成本,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更安全的刹车距离、更充足的预判时间、更科学的降本节能……智加科技刷新的不止是一项技术纪录,更是让无人驾驶落地应用的商业化前景可期,业内人士预判这或将改变行业游戏规则。
目前,无人驾驶行业正在向以高速公路货运为代表的垂直应用场景率先落地而努力,而重型卡车的车辆特性也对系统的感知、规划和控制能力带来更加苛刻的安全要求。在实际行驶中各种突发或小概率因素都会影响高速重卡驾驶预判,同时良好驾驶习惯带来的燃油节省也依赖更好的视距条件,因此技术上对有效感知距离极限的追求慢慢的变成为众多高速场景无人驾驶技术公司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智加科技强调有效感知距离突破1600米是其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重要部分。这一技术突破,与智加科技已有的近距离、中距离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相结合,将大幅度提升环境感知信息冗余度,进而带来安全性的跨越性提升。
智加科技创始人兼CTO郑皓表示:“感知和定位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技术集合,1600米的有效感知的距离是无人驾驶系统做出预测和规划的重要参数,但仍然不够。无人驾驶的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这一个数字能够帮助系统得到更全面的冗余数据,但基于安全目的对环境感知的极致追求永无止境。我们大家都认为,基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的多传感器融合是必要的,全球最领先的无人驾驶公司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全行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突出单项技术混淆公众认知去搏眼球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在智加科技看来,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的不忘初心,是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基石。在刚刚结束的贵阳数博会上,智加联手战略合作伙伴满帮集团启动了全球首支L4级智能车队的组建,对智能车研发供应、智慧物流场景的接入和应用、大型安全车队运营等全产业链模块进行了实践。随着自动驾驶行业进入拼“厚度”、拼产业链协同能力的阶段,智加科技已经与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企业——一汽解放、满帮集团和英伟达组建了产业联盟,全面推动无人重卡在干线物流领域的研发技术与落地应用。